会员之家
同心同力·助力家乡|2024
与您同行 共创辉煌—舒城在昆
舒城在昆山人才协会三八联谊座
龙舒大地·人杰地灵-舒城在昆
舒城在昆山人才协会第二届会员
中共舒城县在昆山人才协会支部
悦享中秋 情满舒州
“月满中秋夜 龙舒立云端”舒
创业故事当前位置>首页>会员之家>创业故事 

陈永报创业故事

  引子:人人都有追求。追求,能唤起人生的乐趣,追求什么?拜金者,为钱奔命;求名者,为名碎心;谋权者,为权钻营;享乐者,醉心感官刺激;虚荣者,陶醉于吹捧喝彩。而唯有创新者,胸怀理想去开创人类的新生活。

  现为昆山利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舒城县在昆山创业者协会副会长的陈永报,就是这样一位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用实际行动去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的年轻企业家。自他外出打工那刻起,就立志在外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来,决不能碌碌无为荒度人生。他从一个普通、平凡的打工仔,通过十多年的打拼,现已成为能制造一种叫直线性机械手机器人的创新企业家。令人刮目相看。

一次偶然机遇,创业初见成效

  1993年高中毕业后的陈永报来到昆山,在一家台资企业打工,一干就是5年,省吃俭用,攒下了3万多块钱。后经朋友介绍,他给“安利”代理商做推销员,由于缺乏市场推销经验,再加之在昆山朋友和熟人少,1年时间3万多元全部搭了进去。本打算将积攒的几万元钱,再通过安利推销挣点钱,好在老家盖栋房子、娶个老婆,此时只能化作梦想。无奈,他只得换个环境,于1998年只身到了上海淞江一港资企业打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当好打工仔”,踏踏实实干了5年。这5年,他除了白天正常上班,晚上还出去摆地摊挣钱。他舍不得一点浪费,日积月累,攒了二三十万元。正当他的小钱越挣越多、小日子越过越好时,2003年一个人的干扰,给他的创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他的一位表弟在昆山打工时,听说表哥陈永报在上海混的不错,就向陈永报借钱。一次二次陈永报没太在意,经常来借,陈永报有点发“糊涂”,就问表弟借钱何用?表弟的回答总是含糊其辞。于是陈永报决定亲自去昆山一趟,探个究竟。原来他大学毕业的表弟在昆山做汽车自动化配件的销售生意,因刚刚创业,底子薄,遇到经济困难时不得不求助于表哥。目睹此况,陈永报对表弟说:“这样吧,你也别向我借钱了,我把我所有的积蓄全部拿过来,与你一道开店,实行股份制,我占60%的股,你占40%的股。”刚刚出来创业的“穷书生”见有此好事,满口答应。于是陈永报辞去了上海工作,又返回了昆山创业,于2004年5月注册成立了昆山利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自己任总经理。陈永报负责外联业务,表弟负责店内销售。常言道:“舌头还经常与牙齿打架”,表兄弟俩在一起时间一长,也就不可避免出现一些矛盾。因为表弟是大学毕业生,自以为自己的文化和技术水平很高,有时难以听进表哥的意见,陈永报于2005年8月将表弟分开,自己继续做利特公司业务。从此陈永报正式步入了独立创业、走向成功的金光大道。

两次攻关失败,损失近于千万

  “成功乃失败之母”。古往今来,圣先凡俗,大凡事业有成者,不可能一帆风顺,坎坷、挫折、失败都是不可逾越的障碍。陈永报创业成功的经历就足以印证一个道理:挫折、失败、损失并不可怕,怕就怕没有自信心。

  2009年2月,陈永报的利特公司在做自动化设备业务时,江苏省江阴市一客户要订10套、价值800多万元的设备。这也是陈永报的利特公司成立以来接的比较大的一笔活。为了做好这笔生意,陈永报可以说是全司出动、倾力而为。但由于评估的原因,再加之客户极其苛刻的要求,此笔生意没能如愿以尝,造成损失四五百万元,对整个公司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可祸不单行。2009年5月,在昆山办公司的两位美国夫妇,丈夫专搞国防尖端科学技术,夫人是大学教授,当他们路过利特公司门口时,发现公司专做自动化设备,就迈进公司大门询问情况。经过一番了解和现场考察后,回去没几天就来到利特公司,要求利特给他们公司做10台全自动多轴送料打孔机。他们特别提出的要求主要有两点:一是全自动,二是一次性打孔20个。据陈永报掌握的情况,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台湾生产的全自动打孔机,一次性也只能打孔6个。自己公司在借鉴台湾先进技术基础上,通过技术革新,最高一次性打孔也只能达到12个。这活是接,还是不接?不接,公司就面临着生存问题;接,要达到美国公司要求还差距不小,再加之第一次的失败教训,他承受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压力。最后陈永报还是果断做出了接活的决定,只凭孤注一掷了。近5个月时间,陈永报未敢出远门一步,和他的科研团队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打孔机上。但最终还是未能达到美国公司的要求标准,退了货,再次损失三四百万。两次攻关失败,员工们忧心忡忡,有的开始写了辞职报告。为稳定“民心”,陈永报及时召开公司员工大会,拍着胸膛说:“人在阵地在,只要公司的牌子在,只要我陈永报在,你们就不会失业!”跟随陈永报多年的员工们,深知老板的做事和为人,纷纷留下来。这就是陈永报事业发展的基础和资本。

  三次事业转折,步入人生辉煌

  探觅陈永报的创业轨迹,是经过三次大的转折后而走向了成功的彼岸。

  第一次,从给别人打工到自己做生意的转折。即1993年到2004年。这11年间,前10年他先后在台资、港资、陆资企业里打过杂、上过班、做过推销员,尝尽了酸甜苦辣。最后一年由于遇见表弟,而放弃打工,做起了生意。

  第二次,从做贸易生意到做经济实体的转折。2005年,陈永报见不少朋友做贸易生意发了财,引起心动。他在做好利特公司生意的同时,把重点放到了做贸易生意上,成了台湾气立可(TTK)品牌在昆山的代理商。昆山是台资企业既多又集中的城市,陈永报凭诚信、凭服务态度深受台商青睐,生意迅速走红,3年时间他净赚千万以上。后来在昆山做“气力可”代理的台商见陈永报的生意如此之好,而产生嫉妒,联合起来对付陈永报,设法进行刁难,与陈永报争夺市场。亲不亲,故乡人,占“乡音”优势的台商代理终于战胜了陈永报,陈永报不得不放弃“气力可”的代理,专心致志地去办他的经济实体——利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专做汽车零配件自动化组装设备生意。

  第三次,从做经济实体到研发直线性机械手(发那科工业机器人)转折。2009年陈永报两次攻关失败,企业损失惨重。正当他心急如焚、手足无措时,曾与陈永报一道参加安徽商会的两位朋友站了出来:一位是蚌埠的纽老板,一位是六安的刘老板。三位老板聚在一起,碰杯发誓:同甘共苦,振兴企业,五十年不变!于是他们立即把利特公司改成股份制公司(陈永报占40%股,其他两位各占30%股),总结以往不足,清理债权债务,处理仓库旧货。2010年开始,企业正式步入了快车道。

  为适应迅速发展的汽车行业自动化装配设备和检测系统的需要,他们投入数千万元,从全球工厂自动化行业领先的发那科集团引进当今最先进的系统集成技术,研制出一种叫直线机械手的机器人,以其自动控制、重复编程、功能多样、运动自如的特点,代替人去完成搬运物体、操作工具等各种汽车装配和检测作业。这种机器人的问世,不仅给汽车装配自动化和汽车检测带来了一场技术革新,而且也给陈永报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为了扩大企业规模,2011年陈永报又在安徽六安平桥工业园征地50亩,投资数千万元,建成了安徽利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问及陈总下步企业发展有何打算?他设想:一是在安徽蚌埠投资亿元以上,建一座模具与自动化产业园,即把机器人与操作模具有机结合。二是用3—4年时间,把六安的利特公司打造成“明星企业”。三是适时回故乡舒城投资置业。


返回